[本网讯]触摸非遗的温度,感受“方寸之间藏天地,镂空之处见匠心”的艺术魅力。5月23日下午,通识教育学院在里建校区五育融合教育实践基地成功举办“传承非遗剪纸,绽放文化之花”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活动邀请到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南宁工匠、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钟昀睿老师,为50名学生剪纸爱好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
活动伊始,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韦弘对钟昀睿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韦弘指出,剪纸艺术中蕴含的“精工细作”理念与高职教育“德技并修”的目标高度契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职业素养。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匠心育人”的重要体现。
在讲座中,钟昀睿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剪纸艺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投身剪纸艺术的经历与感悟,从创作灵感的获取到作品背后的故事,从传统技艺的坚守到创新发展的探索,都一一呈现于同学们面前,让大家沉浸其中,对剪纸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随后,同学们通过剪纸实操,不仅了解了中国剪纸的基本技艺和技术要点,还亲身体验了剪纸艺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活动过程中,24数控2班的覃声少伟同学颇有感触地说:“作为数控专业的学生,我意识到剪纸艺术中蕴含的精湛技艺和专注精神,与我们专业学习所需的严谨态度不谋而合,我要把剪纸中那种专注、精细的态度融入专业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活动是2025年“五育融合”劳动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也是通识教育学院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实际行动推动以劳育德、以劳育美的重要举措。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邓登云表示,将剪纸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此类文化活动,为学生打造更多的成长平台,助力更多学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成长为德技并修的高技能人才。(陆菊/图文)

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韦弘讲话

钟昀睿老师授课现场

指导学生剪纸实操现场

学生剪纸作品展示

活动现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