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登记 |数字校园 |网络教学平台 |电子邮箱 |办公OA |网上缴费 |一网通办 |校园风景 |人才招聘 |采购信息
信息公开 校长信箱 书记信箱 校历表
水电要闻
水电要闻
  • 校园要闻
  • 部门动态
  • 社会热点

2023,奋进的这一年|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德明智培育新时代鲁班工匠,筑能笃行再上新台阶

作者:-来源: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4-01-10点击数:

一、开篇

2023年,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自治区新一轮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为契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产教融合、特色发展,不断推进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梯队化培养、加快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脚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扩大国际办学影响力,取得国际奖项1项,国家级成果7项(其中突破性成果2项),自治区级成果47项,推动学院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团结奋进的土建一家人


二、标志性成果

2023年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标志性成果一览表

序号

获奖内容

1

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水利大类)

2

吴美琼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

2023-2025年)培养对象

3

BIM技术应用》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4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广西最好成绩)

5

第八届国际BIM大奖赛金奖

6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中三等奖

7

《一种浓缩油茶的制备方法》等专利6项

8

第十四届全国高等院校“BIM-ICM”创新大赛一等奖

9

新一轮“双高”建设专业群(“工程测量”专业群)

10

首批广西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筑设计类)

11

入选第二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A类)

12

自治区示范性产业学院(宝鹰建筑产业学院)

13

自治区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筑工程测量》

14

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一等奖

15

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16

广西住建领域培训考核技能竞赛《精细木工》赛项一等奖

17

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赛金奖

18

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微课比赛三等奖

19

第四届“智建杯”智能建造创新大奖银奖

20

第四届“品茗杯”智能建造创新全国应用大赛三等奖

21

第九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

22

第十七届《BIM联盟·华山论剑》“斯维尔杯”

全国优秀工程大赛三等奖

23

首届“新城建杯”国际BIM /CIM应用大赛三等奖

24

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土木工程检测》赛项二等奖

25

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室内空间设计与制作》赛项二等奖

26

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BIM)》赛项二等奖

27

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室内空间设计与制作》赛项中三等奖

28

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三等奖

29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数智安装——钢结构数智化安装工艺》银奖

30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选拔赛 《绿水科技—绿色建筑水循环先行者》银奖

31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一线“声”机—— 一种新型智慧多功能助听器》银奖

32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让爱“声”级——多功能语音交互助老机器人》银奖

33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翻转便洁——公厕蹲便器智慧化管理的探索者》铜奖

34

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智慧科技——引领多功能语音交互的智慧助老装置先行者》银奖

35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广西赛区区赛

《一种多功能语音交互的智慧装置》银奖

36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广西赛区区赛

《一种基于AIOT新型智慧居家装置先行者》铜奖

37

第六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区赛《“探知未来 筑梦重阳”—— 一种智慧适老居家装置改造设计先行者》银奖

38

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西赛区区赛

人工智能赛项二等奖

39

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西赛区区赛

智能家电赛项二等奖

40

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西赛区区赛

城市道路识别赛项二等奖

41

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西赛区区赛

全地形自适应机器人赛项三等奖

42

广西大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BIM综合应用赛项中一等奖

43

广西大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绿色建筑BIM应用赛项中二等奖

44

广西大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BIM正向一体化应用赛项中二等奖

45

广西大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绿色建筑BIM应用赛项中二等奖

46

广西大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建筑低碳BIM应用赛项中三等奖

47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届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

创新大赛三等奖

48

广西第七届“八桂杯”BIM 技术应用大赛三等奖

49

2023年全区高校安全教育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征集

评选活动一等奖

50

2023年易班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简历设计大赛第二名

51

2023年全区高校“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微视频

比赛二等奖

52

2023年全区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二等奖

53

2023年全区“学宪法说宪法”演讲比赛三等奖

54

2023年广西“青春筑梦新时代、资助伴我向未来”资助主题征文比赛

高校组“三等奖

55

2023年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


三、工作情况及成效

党建引领聚合力 凝心奋进新征程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组织党员集中学习16次,总支部书记、院长分别讲授党课,带领全体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教工党支部组织开展专题研讨4次,利用广西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学习。在“双高”建设等重大质量工程中,党员干部奋勇向前,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吴美琼等3名党员荣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教工支部书记李文娟荣获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学院党总支荣获学校优秀基层党组织。

17B15

吴美琼入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学院党总支荣获学校优秀基层党组织

党员在天等县学习“立屯精神”

教工党支部党员攻坚队在申报“双高”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

梁中超书记作新生见面会暨入党启蒙教育

开展“赓续精神血脉 吸取奋进力量”对党忠诚教育活动

教工支部书记李文娟给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二)“三全育人”谱新篇  匠心育人品牌响

构建机制、制度、党建带团建“三强化”组织领导,实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和谐氛围,充分发挥薪火、劳动育人、新媒体思政3个辅导员工作室作用,“三位一体”打造鲁班匠心文化品牌,学院获评第二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A类)。结合二十四节气、三月三、中秋等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扎染技艺体验、纸浆画绘制、传统剪纸文化等民俗体验活动12场次;发挥专业技能,组织鲁班志愿服务队在实训场、校园内开展井盖涂鸦、旧墙粉刷、座椅翻修等志愿服务活动9场次,辅导员许月美等撰写的工作案例《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荣获2023年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调研报告;打造“桂水电土木建筑”等新媒体账号,全网粉丝量6万,紧跟校园时事热点,拍摄发布短视频200余条,累计播放量300多万次,党总支部书记梁中超短视频荣获全区高校安全教育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辅导员陈昌世、韦江雪指导的资助主题短视频荣获全区高校“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微视频比赛二等奖

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广西三月三”民族团结进步活动

开展扎染技艺体验活动

党支部书记梁中超短视频荣获全区高校安全教育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

辅导员陈昌世、韦江雪指导的资助主题短视频荣获全区高校“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微视频比赛二等奖

学院开展首届职业规划大赛

开展3·25正念古诗词沙龙活动

数字升级促发展 专业建设成果丰硕

关注专业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以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为抓手,学院就专业课程的资源整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形成具有鲜明特色“三师四场·育训传创”人才培养模式新增获批1+X证书制度试点3个,批准培训人数143人,培训通过率100%。持续推进自治区级《建设工程监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面向东盟国际化资源包建设,融媒体教材《BIM技术应用》获评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获批校级课堂革命案例3个。“工程测量”专业群获批自治区新一轮“双高”建设专业群。《建筑工程测量》获批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获学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工程测量专业群获批自治区新一轮“双高”建设专业群

BIM技术应用》获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现场


(四)岗课赛证融通好 育人质量成效显

学院紧扣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主动适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高职教育新趋势,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坚持以岗位群核心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岗课赛证”互融互通促学促教促改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赛项荣获国赛三等奖(广西第一)荣获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荣获第八届国际BIM大奖赛金奖1项,全国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省部级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在创新创业类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二等奖)7项、铜奖(三等奖)2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现场

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现场

荣获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赛金奖

荣获第八届国际BIM技能竞赛金奖

(五)重培育强师能 “双师”培养水平高

重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现代化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数字素养、智能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能力。鼓励教师申报各类教改研究和质量工程项目,以项目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

强化“双师”培养机制,与中铁隧道局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广西云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教师培训基地依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劳冰峰大师工作室、吴美琼名师工作室赵春艳博士工作室和黄海东博士工作室平台,不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效果显著。主持获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学校突破性成果),吴美琼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名师培养对象批自治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筑设计类)组织教师参加培训229人次,选派专业青年教师到区内大中型企业挂职或进行实践锻炼39人次;申报工程系列职称3人、教育系列职称11人,获批双师25人;教师获得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1项(广西第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微课比赛三等奖1项,广西住建领域培训考核技能竞赛《精细木工》赛项一等奖1项教师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吴美琼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

获首批广西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黄文杰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师生同赛)三等奖

刘家铭获广西住建领域培训考核技能竞赛一等奖


(六)产教融合程度深 社会服务效果实

发挥名师工作室、博士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三室”引领示范作用,校企深度互动,聚焦科教融汇及行业迫切需求问题开展研究及服务,团队教师获批教科研项目18项,发表研究相关论文7篇,获专利授权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与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矩阵式”课程体系,“宝鹰建筑产业学院”入选广西第二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

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稳步开展,完成广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培训2283人;顺利承办了“中铁一局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新入职员工专项技术培训班”共计75人的建筑行业员工培训,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获批全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建筑工人)培训资质。参与全国绿色建筑产教融合共同体8个共同体建设,共享职教发展信息,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获批广西第二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

专项技术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


广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考试现场


《一种浓缩油茶的制备方法》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七)面向东盟谋发展 国际合作起步稳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不断开拓国际交流合作新领域,入选教育部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各专业工作委员会启动会暨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建设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1次,持续建设面向东盟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包1个、教材1本,组织参加学校英语说专业说课程比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印尼三宝垄大学等进行人才合作培养、教师进修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国际合作稳步开展

与东盟国家院校交流合作

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研讨会上发言


四、工作展望

2024年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将以“双高”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提升内涵,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一)筑起党建品牌高度 持续推进领航作用

“党建+鲁班匠心”为品牌,继续加强党总支的政治引领功能,发挥支部桥头堡作用,坚持以“提升组织力、增强战斗力、激发能动力”为目标,突出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抓党风、严教风、带学风,不断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共建、共促、共发展。

(二)党建引领团群建设再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新阶

继续推进“三全育人”下的师生共育德育特色项目,发挥党员辅导员工作室的核心作用,在青年大学生“第二课堂”充分融入劳动育人理念,打造“匠心园”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教学改革项目,打造“非遗技艺+”文化品牌创新美育德育载体,积极开展“大国工匠、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加强新媒体网络思政平台建设,线下线上双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三)持续深化“三教”改革 助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动“三教”改革,开展专业及课程数字化建设新形态教材建设等工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培养质量,做好教学成果凝练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对接行业最新标准,持续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的开展

(四)稳中求新开展基础性工作 做到精细化管理

稳中求新开展教学及培训管理学生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提升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积极开展教改科研工作,抓好技能鉴定工作,持续推进学生技能竞赛,深化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对标对表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校企共建自治区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施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计划,不断推进名师工作室、博士工作室及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培养“双师”教学团队,推进“一带一路”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项目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 多方联动合力育人

积极探索“双主体”办学模式,紧扣建筑产业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校企共建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共建自治区级示范性宝鹰建筑产业学院,建设绿色装饰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依托“工程测量”专业群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开展测绘及建筑方向的技术应用服务

(七)强化国际交流项目 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依托“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面向“走出去”中资企业员工和跨国企业中国员工,开展“东盟语种+建筑施工技术”培训;建设面向东盟国际化《BIM技术应用》课程,编写面向东盟国际化《工程测量技术》教材,开发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教育标准,招收学历留学生;开展“中文+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培训水电技术技能培训;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中外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国(境)内外培训、访学建设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专家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审一校 黄丹虹 二审二校 彭丹琴 三审三校 唐亮

上一条:学校教师荣获“2023年来华留学教育优秀个人”和“优秀辅导员”称号

下一条:学校纪委参加清廉学校建设提质增效交流研讨会